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anuary, 2019

日本街拍文化

提起街拍文化和攝影師,在這網絡時代總會想起Sartorial ist的Scott Schuman , 以及Tommy Ton , 最多只會提及前網絡時代的街拍攝影師象徵人物Bill Cunningham, 為紐約時報貢獻了將近四十年的時尚光影史。卻忘了在上世紀90年 代中後期日本原宿街頭時尚和街拍文化曾幾何時對我們的影響。 1997年的原宿少女 2001年的日本少女 直至某天得悉那些年日本流行街拍雜誌《FRUiTS》在出版20 年後停刊,不由得唏噓!這本誕生於1997年的街拍雜誌,正值以 原宿風格為代表的日本街頭文化鼎盛時期,以影像呈現日本青少年的 街頭時尚,記彔著Grunge style 、Punk look 、Lolita look 等等的潮起潮落。那一張張青春的臉龐、奇突的妝發服、自然簡單而 靜默的拍攝角度和甫士,卻充滿張力。 創辧人及攝影師青木正一在《FRUiTS》之前曾成功創辦另一本 街拍雜誌《STREET》,專門以鏡頭記錄巴黎和紐約時裝周場外 年輕人的穿著打扮。而無論《FRUiTS》還是《STREET》 ,均以圖集為主,沒有大段文字, 每張照片只在底部配以一小段說明,關於拍攝對象的名字、年齡、 職業、當天所穿的服裝品牌及出處、平日愛逛的店鋪和地區。這種處 理街拍照片的模式多年來便一直影響著港媒。 1998年我主编的東京 街頭時尚 特刊 2000年由我主编的另一期東京 街頭時尚 特刊 那些年日系風最盛行時,連我這位對街頭時尚不感冒的前時尚主編, 因為公司要爭取年輕讀者,也曾製作日本時尚專集,包括在原宿街拍 潮人作為封面。在歐洲時裝周秀場門外早年最落力打扮突出自我的亦 是日本年輕留學生,雖然他們往往奇裝異服,而且是來打醬油的,只 是希望憑突出的著裝看來像被邀請的時尚達人,以成功蒙騙混進秀場 。但看他們的穿搭又確是很有破格的自我主張和靈感,像層層疊疊的 穿著方式便是這些日本街頭潮人帶起的風潮。而我亦曾有幸被日本雜 誌《GINZA》街拍,那種不經意捕捉自然的瞬間, 連我也不知道被拍了,直至有朋友看到《GINZA》後告知, 我才知道成為被拍的對象,非現今流行美國式街拍的刻意經營可以比 擬。 2012年我在巴黎被日本 雜 誌 GINZA街拍 可惜近十年網站、社交媒體和智能手機的流行,快時尚像Zara、 H&

我的日系情懷

Photo :  Patrick Swirc for VCA Jewelry : Van Cleef & Arpels Wardrobe: Lanvin 我有迷戀過日本嗎?曾經有讀者奇怪我為何從來不談日本時尚,以為 我是日系絕緣體。我想想確是少談日本流行,但對於成長於80年代 的女生來說,怎會不曾受日本流行文化影響? 在學生時代我也曾迷戀日劇、日本青春偶像和日本時裝。中學時我最 愛看的便是「排球女將」,瘋靡了80年代的女生。我還模仿劇中女 主角小鹿純子的小辮子髪型,也忽然愛上打排球,天天在學校苦練小 鹿純子的必殺技晴空霹靂。當然無論運動場上還是人生沒有任何魔法 必殺技的。 後來去了台灣升學,台灣更像一個小日本。我最愛看日本雜誌《No n-No》、《流行通信》和《Hi-Fashion》。當然, 對於當年仍是學生的我來說,《Non-No》最貼地,輕易便能模 仿那些少女模特兒們的妝髪和著裝, 《流行通信》和《Hi-Fashion》則是夢。 1980年代的我,受日系少女風影響。 1986年在校園 少女時代我(左)最愛模仿小鹿純子的 髮 型 每逢週末,我總會從位於淡水的學校去台北市,最愛逛忠孝東路四段 一帶,光顧當時流行的日本少女高街品牌VivaYou 和Bosch,去書店買日本時尚雜誌,然後在現代日式風格的IR 咖啡室吃下午茶,那是80年代台灣潮人的指定動作。在當時仍在戒 嚴令時期下的台灣,日商是最早和普遍在台合資設廠和經營品牌的, 包括時裝和美容。 不過,脫離學生生活後若要繼續跟上日系少男少女流行是很吃力的, 正如我會知道吳亦凡那句潮語:「你有freestyle 嗎?」,但若要我去追看「中國有嘻哈」,我一定耍手擰頭! 對於成年人,精緻優雅的歐洲時尚才會是一杯茶,何況那些年就算二 十出頭的女生也流行裝成熟,看那年代的梅艷芳和鐘楚紅便明白。 1998年在日系年輕人文化及街頭時尚風漫延下,由我編撰的東京街頭時尚攻略 當然後來在90年代後期興起的日本街拍,我也曾加入這潮流,被拍 與在拍。在雜誌工作時策劃東京時尚攻略專輯故事,在澀谷和原宿找 潮人街拍。然後去巴黎時裝周又輪到我被日本攝影師街拍。 於是,當看到近日WWD討論日本時尚文化的風光不再,被韓流吞噬 ,連日本年輕人也受韓流影響,不再追求獨特

再談時裝周

                                                                             2012米蘭時裝周Marni秀場 時裝公關朋友傳來他在雜誌寫的一篇專欄文章,關於香港時尚印記的 今昔由盛至衰,在國際時尚版圖上被邊緣化,提及當年我做的巴黎米 蘭時裝周直撃報導特刊,看到我的工作情況身影, 影響了他也希望進入時尚界,令我不勝感嘆! 恐怕那些年我真的害了他,以及一些年輕人。 結果,這個行業的真像是什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物是人非,二 十年後已容不得我們只沈醉緬懷於昔日光輝,人生向前走,香港亦如 是。 不能否定的是香港在1970-1990年代的市場機遇和個人發展 的上升空間較大,看看我在時尚界的前輩, 有在六十年代後期當模特兒的,在七十年代可以轉型成為名店買手, 然後在八十年代以一百萬就創業,成為名牌珠寶代理商,九十年代五 十歲時賺夠了便退休。 往後世代的香港名模可以重複一樣成功轉跑道及實現提早退休的歷史 嗎? 1998 年訪問當時意大利時裝新貴 Marni 的創辦人兼創意總監 Consuelo Castiglioni,  她還帶我參觀品牌總部的樣品房 。 1997 年獨家訪問剛擔任 Dior 主帥的 John Galliano 早年在米蘭時裝周訪問 Anna Sui  想想自己趕上香港黃金時代的尾班車,八十年代末期畢業,一頭栽進 雜誌界,遇上國際時尚雜誌剛進入香港市場,於是轉工跳槽升職加薪 快,亦可以有不同的發揮空間和嚐試。九十年代中期轉職周刊, 在那個國際時尚資訊還不發達的時代,可以通過大衆媒體將國際時尚 界的故事以及高級時裝的影像創作普及化,強調原創性, 影響了一代的讀者,光是一本時裝周特刊在高峰期時便曾創下128 頁内容佔了超過60頁是廣告,用不著賣封面及被贊助去時裝周,可 以保持編輯部獨立自主權,統統只能歸因於天時地利人和,如何覆製 或重複? 張愛玲有句話說得好,「生逢其時生得其地」很重要。而每個時代亦 有它的好與壞,只能在某個時空和條件之下盡力做好。 當然我也會感嘆如果晚生二十年,身穿乜乜搭配物物,又或品牌to tal look 優雅現身,去時裝周看show, 全程由自家攝影師記錄自己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