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5

愛上布魯塞爾

香港的夏天委實熱得像蒸籠,每年七月我總要逃離去避暑。去歐洲成為了我的指定目的地和動作,巴黎以外再多選一兩個歐洲城市,過一個悠長假期。今年想到了去布魯塞爾,距離巴黎只有一個半小時的火車程時間,就是因為這麼近,所以從沒踏足過。 許多人說布魯塞爾沒什麼瞄頭,也悶,不若巴黎、倫敦繁花似錦,但我想自己真的是一個悶蛋,去了,就發現原來和她這麼情投意合。

傳媒春秋

都說紙媒日薄西山,結業裁員忽然在這盛夏紛至沓來。總是有無數事後孔明,歸納原因永遠只有一個,就是網媒興盛,此消彼長。 此消彼長確是的,但內在因素更重要吧!

天生購物狂

女人天生購物狂,當然今時今日男女平等,但女的依然可能較多吧!而無論男女,我綜合多年人生經驗可以分析和歸納天生購物狂為以下幾類: 1. 初級 ----- 凡看到漂亮的東西,以及被追捧為潮牌潮物最多人穿著和使用的,無論是包包、波鞋還是手機,抱着人有我有的精神,不落於人後,誓要買到為止! 2. 中級 ---- - 開始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傾情於限量版、特別版和復刻版的東西,顯示自己與衆不同的品味與購買能力。 3. 高級   ----- 由衣服、化妝護膚品、珠寶鐘錶到股票、債券、基金、外幣、車位、房子 ⋯ 什麽也要買,每天每周或每月最少買一項或多項,重點在於買,唔買唔安樂! 4. 神級 ----- 破產也要買!曾遇某名媛破產後依然風騷,在連卡佛瘋狂血拼,豈料結賬時信用卡被拒絕,若是一般人肯定灰頭土臉,但既然是神級購物狂,破產名媛當然處變不驚,說:「啊,可能信用卡磁帶有問題吧!」然後若無其事囑付店員將衣服留起,摘日再來,便揚長而去! 你又是哪一級購物狂?我就發現自己開始進化為第三級,即是什麼也買,買完手錶就去買股票,雖然大跌市 ,   但最緊要有得買,亦要輸得起! ( 原文刊於香港 晴 報專欄 2015 / 8 / 21 , 版權為作者擁有 , 不得轉載, 網絡版經重新修訂 )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janicewong831 Instagram : http://instagram.com/janicewong831/

時尚界藍籌與A股

Hermes Vintage Kelly Bag 股市大時代驟升驟降又驟升,誰主浮沉?時尚界又何嘗不是,無論人還是品牌,今天被瘋狂吹捧和追捧,明天便可能過眼雲烟,不復記憶,亦一文不值,能屹立經年不墜的才是藍籌股。

Maria Luisa 時代的終結

Maria Luisa Poumaillou 因癌症去世。這位以優雅品味和準繩眼光稱著的巴黎時裝店 Maria Luisa 老闆娘 , 自上世紀 90 年代便一直培育了不少設計師 , 像新銳時期的 Alexander McQueen 、 Martin Margiela 、 Nicolas Ghesquiere 、 Rick Owens 、 Riccardo Tisci 等 , 令他們早年在事業發展的階段能有面向消費者的曝光和銷售平台。 對於香港人來說 Maria Luisa 是一個熟悉的名字 , 曾幾何時她位於巴黎 Rue Cambon 的時裝店是時尚達人的必訪購物點 , 以尋找一些獨特的歐洲小眾獨立設計師品牌服飾。又曾幾何時她與時尚集團 Sidefame 合作在香港利園商場開店 , 她亦親自來過香港好幾次 , 令我有幸與這位法國版 Joyce Ma 碰過面。

中國時尚新勢力

On Me :  Comme Moi ( 呂燕設計 ) 上衣及裙子 ; Chanel 手包及手鐲。 當內地城市畫報通知我 , 獲得今屆它家與廣東時裝周合辦的閉幕頒獎典禮「時尚新勢力」之 年度 時 尚品牌推手 獎 , 我是既驚且喜。驚的是資深中女竟然是「新勢力」 , 已在時尚圈遊走了二十多年 !

女王範

Dress, handbag, necklace & watch : Michael Kors / Rings : Van Cleef & Arpels Alhambra 近年 内 地 時尚圈最熱火朝天的名詞是什麽 ? 就是女王範 ! 不管任何女星出席活動和穿着打扮 , 內地媒體例必冠以女王範為標題 , 還是婚紗影樓以女王範作為拍攝主題以招徠生意、選秀冠軍新進歌手以女王範命名新唱片的單曲。連最近 Chaumet 在內地與博主合作的一篇軟宣也以古今中外名女人的女王範風姿作為主題 , 呼應它家著名的鑽石冠冕 ( Tiara) 之前世今生 , 引起了網民熱議。

自創品牌, 香港有些甚麽?

Ground Zero 年假出門 , 去哪兒外遊早已盤算計劃好 , 無論是長途的歐美、澳紐 , 還是短途的日韓、星馬泰。卻忽然給我在中國 ELLE 看到「 80 張圖告訴你出國買哪些美妝品」的專題和榜單 , 寰宇搜索 , 重點介紹不同國家偏鋒小眾的自創品牌 , 像去美國買 Essie 甲油、 Stila 、 Deborah Lippmann 彩妝品 ; 去意大利買 Santa Maria Novella 薔薇化妝水 ; 去日本買大島樁美髮油 ; 去韓國買 IOPE 氣墊粉底 和胭脂 ; 連去新加坡也可以買當地明星女醫生 Georgia Lee 創辦的 Dr. GL 抗衰老護膚品。 專題趣味盎然 , 我立馬果斷收藏 , 有的美妝品我有用過 , 有些則不。 唯獨香港偏偏就是沒有自創美妝品牌在該專題和榜單內 , 我不禁悵然若失。 啊 , 是的 , 如果我是遊客來香港買什麽呢 ? 法國的 Chanel 、 LV 還是瑞士的 La Prairie 、 日本的 Shiseido 、韓國的雪花秀 ? 不管是美妝品、時裝和皮具 , 我們有些什麼自創品牌以吸引本地人和遊客 ? 時裝還好些 , I.T 多年來培育了好些自創品牌像 issue 、 b+ab 、 5cm , 後起之秀有 initial, 可惜都是零星落索 , 未能集結成為龐大的時尚力量 , 亦囿於本土。倒是新銳設計師品牌 Ground Zero 在倫敦和巴黎時裝周先後走秀 , 在國際市場開始冒起和知名度攀升 , 有望像回力鏢般成功出口轉內銷 , 但在美妝品和皮具方面香港卻一直像交白卷。

巴黎時尚真人秀始祖

年近歲晚在家執拾 , 以前在不同媒體工作的檔案 , 無論是封面專題、訪問稿、時裝大片還是整本雜誌的策劃和製作 , 橫跨了兩個年代 , 雖然工作檔案塞滿了家中的櫃子 , 但我一直捨不得丢掉 , 因為滿載着我的青春歲月和回憶 , 前半生都奉獻了給雜誌。不過 , 有時捨不得又會變成了人生的包袱。

時尚民主化後

兩年前 Suzy Menkes 在紐約時報 T magazine 的一篇文章 << The Circus of Fashion >>( click here ) 炮轟由 bloggers 和品牌引起的時裝周街拍 ( 宣傳營銷廣告 ) 風潮亂象 , 亦質疑 bloggers 作為媒體人的道德操守。 去年另一位國際著名時尚評論家 Colin McDowell 亦在中國 Vogue.Com 的時裝周專欄吐糟 , 「路人甲也能混進時裝周」。 兩年後 , Suzy 姐轉會加盟 Vogue.Com 成為國際編輯 , 依然緊守她的崗位。 bloggers 則已演變進化為 …… 可稱為 Style Influencer 、 It Girl 、 It Boy 、 Style Icon 、 Celeb ...... 隨便加個 封 號稱呼吧 ! 

環保設計再生時尚

環保時裝不是今天才有的概念 , 90 年代的 Martin Margiela ( 那年頭仍是由設計師 Martin Margiela 主理 , 品牌還沒賣掉 , 改稱為 Maison Martin Margiela) 、 Geoffrey B.Small 就已是這方面的先鋒 , 以舊物舊衣服、廢置棄用的布料循環升級再造重生。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是那些年的 Martin Margiela, 像裁縫木偶模型用的帆布、殘舊皮手套等統統變成了新設計新衣裳 , 又常以解構主義的面貌呈現 , 衝激了當時的衣服概念和常規 , 也為前衛的潮人喜愛 , 不光是環保的問題。